他雖然一生并未真正當過什么大官,但卻擺布著天下大事,如果說做這些,只是為了黎民百姓,朱允熙是第一個不信的。
若姚廣孝真的心系眾生,老老實實地傳教授道,豈不是更加直接明了?
為何非要幫助朱棣奪權,成功或是不成功,都會掀起戰(zhàn)爭。
這,都是為了名!
他就是想青史留名,不甘平凡,因為他很清楚,做一個傳道解惑的僧人,遠不如王侯將相來得有存在感!
當然,此時的姚廣孝,應該還沒有想好之后的路該怎么走。
畢竟朱元璋這個男人還在,誰也不敢虎口奪食。
“天下宗門領袖,有趣。”姚廣孝聽到這個稱呼,也不由為之神往。
曾經的他,就有過追求這個目標的渴望,否則也不會學得那么雜,而又對自己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。
現(xiàn)在看來,自己的心聲倒是被這十五六歲的少年郎一語道破。
姚廣孝這才直起了身子,從床上下來,伸手道:“請?!?/p>
二人對坐品茗,卻懷著不同的心思。
朱允熙想的是,怎么樣進一步給姚廣孝留下好感,最好是能直接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之中。
而姚廣孝想的,自然就是朱允熙的真實身份,來找自己有什么目的。
片刻之后,姚廣孝才找到了一個話題。
“貴客不請自來,想必是有所煩擾,不妨直言,若小僧有些許見解,必傾囊相授?!?/p>
朱允熙放下茶杯,便說:“當今天下初定,盛世即來,不知何處有進身之階?”
姚廣孝一愣,也答得痛快:“若有大才,何愁不能光宗耀祖,名留青史?”
“只可惜縱有鬼神莫測之才,卻無良機,如此怎奈何?”
“命,勢也,若無勢,則改命?!?/p>
朱允熙繼續(xù)追問:“命乃天定,如何能改?”
“既是天命已定,則順其自然。”姚廣孝不慌不忙,對答如流。
他這番作答,看似玄妙高深,不過身為穿越者,朱允熙卻從中解讀出了另一番深意。
簡單地概括來講就是:信命,但只信自己是天命所歸!
所以他才敢讓朱棣冒天下之大不韙,篡權奪位!
朱允熙笑了,說道:“我觀大師命格不凡,恐難屈居于廟宇之間,這天下大勢,也必將再起波瀾。”
“貴客言重了,小僧何德何能,敢擔此評價!”姚廣孝面色平靜如水,眼中卻爆出陣陣精光,可見他就快掩飾不住自己的野心了。
這就和別人說他是妖僧,他還引以為榮是一個道理。
姚廣孝話鋒一轉,看向朱允熙,聲音也壓低了幾分:“貴客姓朱,地位尊崇,難道也有晉身之憂?”
“這天下,不擔心自己前路在何處的人,怕也只有一人,這么說大師可明白?”朱允熙也沒有隱瞞自己的雄心壯志。
對付姚廣孝這種人,裝謙虛是要不得的,對方更喜歡野心勃勃的主!
正所謂志同道合,朱棣手握精兵,雄才大略,才是被姚廣孝看上的原因。
果然,姚廣孝滿意地點點頭,又再度回到了床上,盤膝,閉目。
朱允熙也不多做停留,至少他今天來的目的,已經達到。
兩日之后,朱元璋以為馬皇后祈福為名,齊聚天下高僧名道,在南京城郊新建的佛堂外舉辦祀禮。
文武群臣、皇親國戚無不早早到場,就連燕王朱棣也暫時放下了軍務,快馬加鞭地趕回了京城。